第114章 相約2(責罰)
謝父與人出去沒有回來,孔氏飯剛用了一伴,謝文惠便過來了,孔氏又讓人添了碗筷,母女兩個用過了飯,移到裡間說話。
孔氏先歎了口氣,“你表哥隻會寵著元娘,昨日又讓人往青山居送了布料,我也攔不住他,好在他在金陵呆的時間也不多。
”
又問,“你表哥給你送的料子裡可有喜歡的?
”
這兩天發生這麽多的事,昨日謝元娘又差點出事,謝文惠隻顧著把事壓下去,此時哪有那個閑心,隻說都挺喜歡的,這才問,“父親有讓人遞了消息回來嗎?
元娘出的事到底是怎麽回事?
”
孔氏皺眉,“定是她不知道惹了誰,才讓人這樣算計,好在沒有出大事,對方也沒有下重手,不然她一個閨中女子,如何能逃脫掉?
”
謝文惠也覺得是這樣,“那父親的意思?
”
“統領衙門那邊說事情還在查,到時得了信就讓人送到府上來,我看這事也查不出來什麽。
”孔氏不上心,“你過來是有事吧?
”
已經讓人傳話在各自的院子用飯,女兒還是過來,定是有事。
謝文惠點了點頭,“今日和董姑娘約好了明日去雞鳴山,母親這幾日心情不好,府上又一件事接著一件,不如母親也一同去拜拜,去去黴運。
”
孔氏高興女兒體貼,“雞鳴寺裡有圓寄大師,去拜拜也好,董姑娘是董尚書府的那個吧?
人有才氣又又沉穩,你平日裡多與這樣的閨中女子走動很好,你父親現在降了職,對方也沒有看不起你,可見品性也不錯。
不過你在人面前也不必覺得低人一頭,你身後不是隻有謝府,你還是孔家的外孫女,你外祖母門生遍及朝野,這是別人羨慕不來的。
”
謝文惠面上笑著應著,心下卻不以為意。
外祖父重視規矩又清高不想靠門生關系,前世謝府出事也不見得外祖那邊幫什麽忙,要不是舅舅疼謝元娘,怕是後來印結案都過不去。
這些話謝文惠知道不好說出來,與母親爭論這個也沒有用,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,萬事還要靠自己,她不信憑借前世知道的事,這輩子不能讓謝府光耀門楣,再為自己尋一個好夫婿。
這邊和母親商量好了,看著天色還早,便又提議讓母親問問平日裡來往勤的夫人要不要一同去,孔氏沒有多想,反覺得女兒心細,她們小姑娘在一起,她總不好也在身邊,等女兒走了之後,就寫了幾個貼子讓劉媽媽立馬就送出去。
任府那邊任夫人接到貼子之後,眸子微轉,謝府的二姑娘昨日剛來,今日謝府又邀了明日一同去雞鳴山,以前可不見謝府與任府走動的這麽勤,多是任夫人主動上門,她先讓人寫了回貼讓小廝帶回去,一個人坐在暖閣裡發呆。
莫不是謝府現在失勢,女兒親事也落到了他們任府上?
任夫人想想除了這個,也沒有別的原因,一時高興這親事有門,一邊又生氣謝府狗眼看人低,沒有貶職前看不起任府,心情說不出好壞來,卻也沒有忘記叫了兒子女兒過來說這件事。
待聽到兒子明日有事,任夫人要多說時,結果聽到兒子是去顧府,任夫人哪裡還會攔著,反而叮囑在顧府要注意什麽,謝府和顧府比起來,自然是顧府放在第一位。
此時,另一邊的楊侍郎府,可沒有這般的安靜。
書房的氣氛並不怎麽好,楊招娣半邊的臉頰紅腫起來,顫抖著身子跪在地上。
一旁站著的楊夫人與對面坐著的楊侍郎對視而立,更是劍拔弩張。
楊侍郎摔了手裡的茶盞,茶盞落地發出清脆的碎裂聲,楊夫人卻不怕,嘲諷的笑了,“老爺也不必作這副姿態,若真是看不上我們母女三人,隻需寫了合離書,我自會帶著她們離開,好給你那心尖上的人騰位置。
這麽多年來,你們不就是盼著這一天嗎?
”
“你看看,你看看你說的是什麽話?
是一個當家夫人能說出來的話嗎?
”楊侍郎的臉又黑了幾分,“你不要左言右顧,眼下說的是二丫頭的事,與你又何甘?
”
“招娣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,老爺說與我有沒有關系?
”楊夫人也哭了,“此時老爺心裡是不是也覺得我在任性?
可老爺也不放眼看看整個金陵,哪家夫人像我一樣嫡子還沒有生,就被庶子壓在頭上?
”
楊侍郎在這件事情上理虧,語氣也弱了三分,“這事你又不是不知道,也是為了母親。
”
楊夫人也是個精明的女人,“我自知是為了母親,便也忍下這口氣,不理會旁人在背後編排,可府上呢?
母親把那個當成心尖上的肉,我也不作聲,可淵哥是嫡子,怎麽不見母親多疼一分?
”
說到這,她越發的委屈,“一個妾室,若不是有人擡舉,她怎有膽子到我這裡問安?
身子真不好怎麽能日日勾了老爺去?
”
“胡說什麽?
”當著兒女的面,提起這事楊楊侍郎面上也覺得無光,“眼下說的是二丫頭做下的混事,你說這些沒用的作什麽?
她平日裡不知深淺我也睜一隻睜閉一隻眼,可今日這事你說呢?
”
楊夫人擦了擦淚,並不著急,“我一婦道人家哪裡懂這些,招娣做錯,我自是罰她,我不是大戶人家出來的,卻也知道女兒家該怎麽養,大戶人家要守的規矩,總不能日後待她嫁人出去受人詬病。
”
楊侍郎滿意的點點頭,面色也好了些,妻子雖小戶人家出來的,卻也是與他同甘共苦走過來的,平時雖吵鬧了些,大事上卻拎得清,這一點楊侍郎很滿意。
他不在與妻子吵,怒視向地上跪著的小女兒,“這事隻此一次,再有這樣的事發生,你便去家廟養老終身吧。
”
楊招娣嚇的身子一抖,乖乖的應下。
楊夫人看著心疼,卻也沒有勸,她知女兒這次是惹了大麻煩,總要讓她長些記性才好,等母女二人從書房裡出來,回了正院,楊月清就迎上前來。
(本章完)